建造年代 | 1911 年開始建造、1913 年完工。 |
建造當時之 背景 |
1911 年 ( 日明治 44 年 ) 初, 台灣總督府 為加速來自 高雄港 的人員及軍事物資的運輸與安全性、運送屏東平原砂糖成品,以及開發平原上豐富的物產而開始鐵橋的興建。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指定理由 |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包括重要文物 ) : (1) 下淡水溪鐵橋建於日大正 2 年( 1913 年),曾是東亞第一長橋, 是二十世紀初重大工程成就。 (2) 下淡水溪鐵橋為鋼桁架橋 ( 花樑鐵橋 ) ,展現獨特的結構美學。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下淡水溪鐵由總督府鐵道部技 師 飯田豐二督造,其為此工程廢寢忘食積勞成疾於日大正 2 年( 1913 年) 6 月長逝臺灣,享年 40 歲。鐵橋北端的九曲堂 站旁設有「飯田豐二紀念碑」。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本橋樑為台灣鐵橋營 建技術成就的代表。 4.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現今鐵道橋樑多已改為鋼筋混凝土 結構,鋼桁架橋 ( 花樑鐵橋 ) 數量日益稀少不易再現。 5.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就類型與營 建技術而言,下淡水溪鐵橋都具有建築史上的意義。目前雖 不具交通功能,但具有休閒功能 |
外觀特徵 | 直到 1988( 民國 77) 年新橋興建啟用後,舊鐵橋才功成身退走入歷史 |
橋梁特色 | 鐵橋全長 1526 公尺,共有 24 孔,每個橋孔長度為 63.6 公尺,屬於單線鐵道橋, 橋樑上部結構 以圓弧鋼 桁架 為主體,桁架 (Truss) 高度15.1 公尺,採 普拉特式 ( Pratt truss ) 桁架形式; 橋樑下部結構 之兩側橋台 寬 7.55 公尺,高約 4.5 公尺,橋台由混擬土澆置,外皮再圍護 清水磚 ,轉角處以日本 德山 產的 花崗石 收邊, 橋墩 則為 沉箱 基礎,上部以紅磚砌造,墩體兩側圓弧面處也包裹 德山 產花崗石,高 9.5 公尺,呈橢圓形以破水路。建橋的鋼樑構材為日本 川崎造船所 製造,再由 高雄港 、 基隆港 藉鐵路運來組裝,工事則多靠人力完成。當時是亞洲第一長橋,時稱「東洋第一大鐵橋」;亦為高雄與屏東之間第一條陸路交通和南北貨物運輸的重要交通要道。因鐵橋遭 1962 年颱風侵蝕,於 1964 年由臺鐵鋼梁廠自製鋼桁架抽換了原橋舊鋼桁架,桁架形式則由原 普拉特式 ( Pratt truss ) 桁架更改為 華倫式 ( Warren truss ) 桁架橋 ,並在桁架樑的 端柱 (End post) 上面焊上製造 銘板 (Name plate) ,註明「台灣鐵路局鋼梁廠製造」,並有民國五十三年的字 樣。 |
使用情形 | 此橋僅供行人通行,維護管理單位為文化部 |